大廠,困在“傳言”裡
文 | 佘宗明
不得不說,自從網絡量產“大聰明”後,“流言止於智者”這句名言就越來越接近廢話了——流言止於智者是不假,可很多造謠傳謠者也自以爲智。
他們那被陰謀論與內幕說點中死穴的腦子,是流言的最佳培養皿與助推器。
哈佛大學教授桑斯坦在著作《謠言》中說過,謠言有三大傳播機制:信息流瀑、羣體極化、偏頗吸收。他們直接來了個“一鍵三連”。
北大方正爆债券违约
就在這幾天,網上冒出了好幾條被傳得熱乎的假消息,有的還在澄清後上了熱搜,比如——
網傳:“國家隊出手了,中國移動將停售新版iPhone 15”
中國移動迴應:假消息,會繼續合作銷售
房貸期數又反彈 第二季平均295期歷史次高
網傳:美國邀請任正非赴美參會
马斯克为何又对中国投来信任票?
華爲迴應:純屬造謠,歡迎大家舉報
網傳:SMG(上海廣電集團)正在走清盤破產程序
結果:並無靠譜消息來源,內部已闢謠
網傳:阿里即將啓動裁員,高達20%,約25000人,具體裁員方案爲“1+6+n”
結果:自媒體人張某偉致歉,系年初的謠言,未經過認真核實,即摘錄轉發
這裡面,太多的傳言謠言都將箭頭對準了企業,特別是民企。
到頭來,這些謠言的傷害,也被大大低估。
劲嘉股份:下属公司深圳云普星河和云烁科技已分别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和雾化物生产企业许可证
莎士比亞說,“謠言是一隻憑着推測、猜疑和臆度吹響的笛子”。那當下的輿論場裡,笛聲就沒消停過。
吃国产鸡友善地球!研究指「减少温室气体」 营养师曝附加好处
有些人不應該在自媒體的車裡,而應該在“路邊社”的車底。
就拿近幾個月來說,不少企業都曾被謠言的飛刀擊中:
5月24日,智能語音領域龍頭企業科大訊飛股價意外跳水,股價下跌跟兩則“小作文”熱傳有關:一則是某生成式AI說撰寫,稱其涉嫌大量採集用戶隱私數據,另一則是外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美國正考慮是否將科大訊飛加入實體名單。
新竹幻象冲场 阿里山迎曙光
科大訊飛方面對此表示,純屬謠言,並無大量採集隱私情況,科大訊飛在2019年10月就已被列入實體清單了。
7月下旬,IT企業彩訊股份股價突然暴跌,原因是被傳“公司被封了”、“公司被立案調查”、“公司實控人被帶走了”、“工信部禁止運營商採用公司系統”。
之後彩訊股份稱,這些傳聞均爲謠言,公司目前生產經營一切正常。
8月2日,“藥茅”恆瑞醫藥股價波動,起因是網傳“H公司某地辦事處被端”“電腦、文件被帶走”“恆瑞醫藥完蛋了,快跑,快跑”。
北控男篮重要决定,马布里重回帅位,携手新外援冲击季后赛!
此後恆瑞醫藥闢謠,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和所有派駐機構目前都沒有出現該情形。
8月中旬,網上傳出所謂“比亞迪儲能供貨電站於2023年8月2日起火爆炸,造成多人傷亡”的圖片視頻等。
8月17日,比亞迪儲能官微迴應,經覈實,該項目從未發生過起火、爆炸和人員死亡事故,網傳信息系惡意拼接的謠言。
8月下旬,華爲被傳出“3.2萬名科學家正式移籍”“孟晚舟談淘汰制度,求員工必須做到4零5帶7抓”“孟晚舟正式宣佈23萬億/2.3萬億投資,停止進口516億芯片”“任正非直言卡中國芯片脖子的都是自己人”等。
612凯道踢正步 一周后发起人何启圣有话说
8月22日,華爲方面迴應,這是造謠者毫無根據、無中生有。
諸如此類的謠言,還有很多。
产业数字金融平台中企云链赴港IPO:上半年收入近4亿,将拓展及提升场景数字服务
揆諸現實,很多企業苦謠言久矣,其中包括很多大廠。
部分企業的應對方式是:重金懸賞黑公關線索,再訴諸法律程序。
車企們就將這波操作玩得很嫺熟:
丁允恭酒驾肇事后 资深媒体人4字呛爆
早在 2021年12月,比亞迪就開通黑公關網絡舉報中心,最高獎勵100萬元,去年6月,又將上限漲到500萬元。今年3月10日,長城汽車拋出“1000萬懸賞計劃”,抵制網絡水軍。今年6月20日,吉利上線網絡不實信息舉報中心,對網絡不實信息線索提供者最高獎勵100萬元。
上海金山区一水务站原站长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反擊謠言的網一撒出去,就有了收穫:
7月24日,比亞迪宣佈正式起訴汽車博主“龍豬-集車”惡意詆譭、貶低侮辱,向其索賠500萬元人民幣。
證交所董座二度上修IPO目標 多元化商品策略推新種ETF
8 月25日,東風汽車訴“牛車實驗室”所屬公司二審勝訴,該實驗室曾4個月內密集發佈53條貶低某款汽車的內容。
“造謠-傳謠VS闢謠-起訴”的角力,不只存在於汽車圈。
专家研讨长篇报告文学《大国制造》:解读中国制造业崛起的“样本”
當造謠的碰上較真的,隨之而來的就是部分博主的致歉秀:
今年3月份,大V龔某祥就之前編造董明珠與小鮮肉緋聞一事,登報向董明珠道歉。
7月下旬,有徐姓網友爲1年多時間裡累計發佈了數萬條蓄意、抹黑、污衊蔚來的負面消息,向蔚來公開道歉。
8月18日,包括“熊貓觀天下”、“薛聖東梅鶴樓主”等多個自媒體刪除涉水滴籌的造謠內容,並就不實信息發佈致歉聲明。
張某偉爲傳謠“阿里即將啓動裁員,高達25000人,方案是1+6+n”而致歉,算是又添一例。
黑你的人,比你自己都清楚你有多冤。
許多謠言,不光長了腿,還長了兩顆心——一顆叫貪心,一顆叫不死心。
造謠黨把“流量變現”這棵樹病變後長出的毒果塞進了嘴裡,自然捨不得吐出來。
指望他們放下訛人情結、尊重企業前景,也是奢望。
雙減那陣子,造謠新東方組織公海集訓;去年疫情期間,造謠學而思“明面上劇本殺,暗地裡搞培訓”,都是“沒問題製造問題也要抹黑”。
謠傳阿里將總部遷往新加坡、訛傳拼多多將總部設在歐洲,也都透着一股將它們釘在“跑路”柱子上的壞。
或是“搞串聯”,把企業發展史上陳芝麻爛穀子的負面信息集納起來,渲染所謂原罪,或是“潑髒水”,動輒造謠企業“跑路了”“破產了”,試圖攪混水……這是部分編排的拿手好活。
造莫須有的謠,抹不存在的黑,無非是想從病態“商業模式”中獲利:他們惦記的,就是用負面敲竹槓要挾合作,或流量收益。
這裡面,有些抹黑者還是慣犯。拿張某偉來說,在近日謠傳阿里裁員25000人之前,他今年2月還被法院要求,在多個網絡平臺就發佈故意貶損本站、內容失實的文章,向本站道歉。
艾可推瓷芯上盖、全瓷滤茶器
如今,在“打假治敲”專項行動和“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 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專項行動利劍對準造謠抹黑民企“網絡黑嘴”和“黑色產業鏈”的大背景下,部分造謠者紛紛道歉,主打的就是一個主動,可那不過是情急下求豁免的預備姿態——他們也怕法律制裁。
傳謠時有多一馬當先,道歉時就有多爭先恐後。
可,道歉幾句容易,消除影響難。
中职》林子伟归队一军 廖健富扛开路先锋拚全垒打王
要知道,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網民的負面想象偏好跟網絡上的裂變式傳播場景,已給謠言的殺傷力“加槓桿”。
亡靈法師在末世
謠言是“黑武器”,企業的闢謠頂多是反導系統。
倒不是說,企業不能被正當批評。企業沒有免於批評的豁免牌,有不足之處,當然可以批評。
中时社论:蔡总统最后两年系列之三》蔡英文外交陷绝境 两岸涉险境
但絕不能無中生有地造謠抹黑。對造謠最好的“款待”就是零容忍。
三年来再没发生盗采海砂行为
得看到,爲謠言買單的,經常不只是企業,更是全社會。
對企業來說,謠言的殺傷力已越來越具有穿透性。
在以往,謠言的誤導效果會受制於其傳播速度和闢謠效率,給企業帶來的損失通常可控。
可如今,在“信息繭房”變成“信息牢房”的當下,謠言出現後,無影燈效應的失效和“逆火效應”的強化經常會掣肘闢謠的效果,闢謠也常跟傳謠出現渠道錯位。
龙虎榜
更堪憂的是,謠言跟股價的關聯正形成“超短鏈”,傳導已越來越快:股市是“信心+信息”市,那些謠言很容易干擾信披節奏、影響股民信心,帶來利空效果。
去年2月,某網站上一條沒頭沒尾的“騰訊要被錘了”傳言,就一下子讓騰訊市值跌了2000億。這次“藥茅”恆瑞被謠言所傷,股價同樣暴跌。
就算謠言被澄清了,可信心的“褶皺”也很難再撫平,股價也很難迅速反彈到原位。
原民艺术创作「斜坡上的艺术节」 动力火车、徐怀钰热力开唱
這些謠言,就相當於在企業和公衆變成驚弓之鳥時故意撥動絃音。
乌军导弹+无人艇协同攻击!俄军黑海舰队再遭重创,2艘舰艇被毁
對社會而言,這非但會讓企業和股民承擔損失,還會污染企業發展的輿論環境。
2030年40萬外國勞動力攬才目標如何達成?國發會提解方
都知道,而今,支持和保護民營經濟已成新××正確。
联邦投信:美债波动 金融股趁势崛起
可很多人對保護民營經濟的認知仍是宏大抽象的,止於口號層面。
他們不知道,保護民營經濟可以拆解爲很多具體而微的子命題,如不要用“離場論”和各種謠言降低這兩年本就受創的民企的承受力。
他們不知道,保護民營經濟需要營造良好營商環境,而輿論環境也是民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亚崴去年EPS为3.67元 每股配1.6元现金股利
事實上,很多謠言的壞,就在於它能爲極端的民粹情緒提供引信,這會讓許多“捱打站直”的民企維權時有所顧忌。
苹果开始通过百思买提供 iPhone 6s AppleCare
這樣無疑是在損害中國民營經濟的信心。
逆水寒手游:策划真不坑穷人,再次背刺氪金玩家,天赏石都白抽了
過去兩年,很多民企過得有些難。它們需要的是呵護,而非謠言的刺傷。
05
民企受傷時,沒有一條謠言是無辜的。
公開道歉,並不能消弭謠言造成的傷害,只是造謠者意圖逃避追責、尋求豁免的舉動。
現實情況就擺在那:移動互聯網時代,用造謠重創一家企業太容易了,企業要去消除一條謠言帶來的全部負面影響又太難了。
針對謠言問題,有學者提出了“三zhi法則”:謠言止於“知”——滿足公衆知情權;謠言止於“治”——實現良好的社會治理;謠言止於“制”——完善治理謠言的法律制度。
這裡的“制”,或許還應包含自制之意。
三位美国将军,加一起十三颗将星,都打不过一个中国老农民?
保護民營企業,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而保護民營企業,就該站在謠言的對立面。
顺溜的那支枪很少见,也很另类,但却根本不是狙击枪
不造謠,則是我們對民企最該有的溫柔。
《类股》晶片短缺仍严峻 2家矽晶圆厂元月营收啵亮